我校师生赴三江口植物园开展研学活动

来源:发布时间:2025-04-11作者: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 曾焕接 农学院 武嘉伟/文 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 唐雪琳/图创建部门:人员机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体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4月1日下午,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辅导员曾焕接、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叶一江带领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和动物科学学院学生、校大学生研习社和“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共40余人,前往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文明研学活动。

福州三江口片区是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重要节点,这里山海相连,生态格局独具特色,尽显八闽大地的自然之美。这片广袤且生态多样的土地,为三江口植物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底。三江口植物园作为集植物保育、科研科普、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东南滨海特色植物园,其中的兰花馆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兰科植物保育基地之一,馆内汇集了卡特兰、蝴蝶兰、石斛兰、兜兰等近千个兰科品种,形成“四季有兰、一步一景”的生态奇观,令人流连忘返。

第一站 | 榕荫弄瓦

学员们在曾焕接的带领下漫步至榕荫弄瓦,福州独特的榕树文化与建筑文化扑面而来。曾焕接向学员们介绍了此景点的建设初衷——因地制宜保留原生的古榕树,搭配福州传统闽派建筑的局部结构,古树、青瓦、白墙、杉木、石材的组合,营造出自然与历史的深厚底蕴。学员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尊重自然、顺势而为”的造园理念以及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智慧与情怀。

第二站 | 兰花温室

学员们穿过榕下小筑、溪谷兰香、花涧驿站来到兰花温室。兰花温室占地22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兰花主题展示温室。温室模拟兰花枝叶形态,营造了“空中花园馆”等3个主题展厅。一步入展厅,兰花的芬芳扑面而来,学员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曾焕接结合展厅内种植的各种兰花,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兰花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态价值及保护现状,深入讲解了三江口植物园丰富的兰花资源,还教大家如何分辨名字带“兰”却不是兰花的植物。此外,曾焕接介绍了展厅内搭配种植的各种凤梨科、秋海棠科、天南星科、蕨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巧妙搭配很好地还原了兰花的自然生境,让学员们仿佛置身于兰花的原生地。学员们不仅了解到兰花在固碳释氧、微气候调节中的科学价值,还通过看、听、嗅、摸、说等多种方式,对各种植物进行了细致的自然观察。他们围绕植物的生态价值、品种保育、产业发展等角度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三站 | 兰香馆

最后,师生一行走进兰香馆的《方寸博物-邮票展》。邮票展由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李芳教授精心策划,植此青绿志愿服务队负责布置,邮票取材自世界自然主题,涵盖植物、鸟类、兽类、昆虫和鱼类等丰富内容。邮票展秉承“寓教于乐,美育与诗教润泽”的科普理念,通过多种自然意象的组合搭配,运用PS构图设计,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展现了邮票的科学之真,人文之善与意象之美。邮票展板还根据邮票情境添加诗人与哲学家的经典阐释,提升邮展的文化内涵与思想高度,彰显邮票的融合式、探究性研学价值。学员们跟随世界邮票领略了博大精深、变幻多彩的自然世界,并从中体悟科学理性与人文诗意的交融与激荡,并推之于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展厅内还设有昆虫标本展区,展品清晰地呈现了各种蝴蝶、飞蛾翅膀上的鳞片结构以及独特的花纹,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学员们在曾焕接的引导下,仔细观察昆虫标本,进一步认识到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沉浸式生态研学之旅,学员们不仅深入领略了植物的多样性、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更在实地参观与互动体验中,切实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锤炼了科学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学员们亲身感受到了三江口植物园里的生态智慧和绿色梦想,见证了福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