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师生联动、推动院系融合发展,4月10日晚,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在蜂生楼306会议室召开“书记面对面”专题交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顺容、制药工程专业辅导员曾焕接与20余名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干部代表围桌而坐,围绕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锚定学科前沿:双轮驱动战略赋能人才培养
黄顺容以“数据图谱”形式系统梳理学院发展脉络,介绍了作为全球首个开设蜂学专业的高校,学院逐渐形成“蜂学基础研究+生物医药创新”双轮驱动特色,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产学研成果转化金额突破2亿元;学院拥有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蜂产品加工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9大科研平台,共同构筑交叉学科高地;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30余家头部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海峡联合中心生物制药仿真中心助力创新药研发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黄顺容指出,生物医药产业年增速超15%,尤其在新型疫苗、基因药物等方向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同学们既是时代红利的见证者,更应成为技术攻坚的破局者,要把握机遇,在交叉学科中锻造核心竞争力。
破题院系融合:三级机制护航平稳过渡
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划转至本院后的融合挑战,黄顺容提出“三维度推进方案”:即开展文化共建。组织开展跨学院跨专业文体活动,如“篮球友谊赛”“蜜蜂文化节”等活动增进两院联系,加速身份认同;促进资源贯通。儿童公园自然部落“十个课程”面向制药工程专业同学招募研学志愿者,学院各系导师资源、实验室平台资源融合共享;推进诉求直达。构建“班级-辅导员-学院”三级响应机制,闭环解决学业、工作、生活中的高频问题。黄顺容强调“学生干部要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融合催化剂’——既要收集同学诉求,传递学院温度,更要疏通执行堵点。”
直击学生关切:清单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骨干聚焦协同育人机制、团学工作优化、党员发展衔接三大核心诉求提出意见建议,黄顺容现场办公,逐一对各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举措。曾焕接同步建立“问题台账”,实施清单化销号管理。
构建长效机制:打造师生共治新范式
作为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本次交流会标志着“书记面对面”机制常态化运行正式启动。未来将每月举办主题座谈,同步开通“蜂语药言”线下信箱与线上建议直通车,形成“问题收集-协同处置-效果评估”闭环管理体系。学院力促学生工作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奔赴”,让育人工程真正扎根泥土。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师生共治生态培育生物医药领域“π型人才”,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蜂药力量。